去年北京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1-25 20:26:44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1日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23年,北京着力稳定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今年,北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集中精力强功能、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5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6525.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37129.6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为0.2︰14.9︰84.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

  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8%;常住外来人口824.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7%。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3‰,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0.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4%。

  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9%

  根据《公报》,北京新兴动能发展壮大,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8766.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061.5亿元,增长1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新设科技型企业12.3万家,增长15.9%,占全市新设企业的41.4%。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推出北京市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制定实施“北京服务”意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全年新设企业29.7万户,比上年增长20.3%。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产值、服务业企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5.2%和6.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平均水平2.6个和4.1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2%

  《公报》显示,北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1%,其中制造业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增长47.1%、11.4%和10.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6.1%。

  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14.6%

  根据《公报》,北京全年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2.7亿元,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85.2亿元,下降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0%、29.8%和23.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8.0%。

2023年5月10日,北京,民众在蓝色港湾购物、就餐,蓝色港湾商圈夜间消费人气旺。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

  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全年新设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6.1万家,比上年增长15.6%;新引进首店946家,增长16.5%;截至年末离境退税商店达到1058家,比上年末增加41家。

  深入推动“两区”建设

  《公报》显示,北京深入推动“两区”建设。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点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共132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76.4%;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53.4%、39.7%和34.9%。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58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14.9%;自贸试验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规模以上外资企业收入的33.7%;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4624.3亿元,增长2.7%,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2.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6%

  《公报》显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52元,比上年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1632元,增长8.1%;人均经营净收入1026元,增长13.6%;人均财产净收入12280元,下降1.1%;人均转移净收入16814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50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7,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586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97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6277元,增长10.7%。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1.3%,其中,城镇居民为20.8%,农村居民为27.8%。(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