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高峰下,记录儿科医生的15个小时

发布时间:2024-11-15 06:12:37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北京12月16日电(邵萌 张钰惠)12月7日凌晨零点二十许,首都儿科研究所(简称“首儿所”)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吕芳回到了家。刚过去的一天里,她在急诊室工作了超过15个小时。儿科就诊高峰下,这样的工作状态,她已经习以为常。

  随着秋冬季到来,呼吸道感染病例持续上升,多地儿科门急诊满负荷运转。作为三甲儿童专科医院,首儿所的门急诊量也明显增加。为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医院多措并举,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近日, 中新网 走进首儿所,记录下汹涌就诊高峰中,这家大医院急诊室里,一位儿科医生真实的日与夜。

12月6日14:00的首儿所大厅。邵萌 摄   12月6日14:00的首儿所大厅。邵萌 摄

  “松了口气”

  6日16:00,首儿所一楼急诊候诊处人头攒动,排椅上坐满了人,许多家长自带折叠椅,将孩子安放在露营车或被塑料薄膜覆盖的婴儿车里。焦急、疲惫,在一阵阵咳嗽声和哭闹声中蔓延。

  咨询、排队的家长围满了分诊台,叫号屏幕上,患儿被按照病情的危重程度分级,大多被分到了三级(急症)或四级(非急症)。“24小时,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都能挂上。”医护人员耐心安抚着。

首儿所急诊室外。张钰惠 摄   首儿所急诊室外。张钰惠 摄

  吕芳刚把一位重症患儿送至抢救室,步履匆匆地穿过候诊人流赶回急诊1室,一边给住院部打电话预约病房,一边点击电脑继续叫号。从早上8:00开始,她几乎没停下来休息过。

  16:10,一位母亲神色紧张地牵着女儿走进诊室,这是孩子发烧的第5天。在仔细询问了患儿症状、检验结果、用药情况,又用压舌板和听诊器检查后,吕芳说:“判断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建议输液,一般发烧3到5天,应该都快(退烧)了。”又仔细叮嘱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退烧药。

  原本担忧的家长松了一口气,笑着对孩子说:“那我们就等着了,太好了宝宝。”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面对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症状的孩子,医生需要细致地观察、问诊、引导、检查。“怎么了孩子?”“嗓子疼不疼呀?”“啊,张嘴阿姨看一下。”吕芳不厌其烦地询问、安抚着。

吕芳为患儿听诊。邵萌 摄   吕芳为患儿听诊。邵萌 摄

  “我两个孩子都感染了”

  17:30,吕芳得以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吃一顿晚饭。赶往食堂的路上,她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怎么啦孩子?没来得及看微信。”她一边脱去白大褂,一边询问着。

  吕芳的儿子11岁,女儿6岁,均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由奶奶在家照顾。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无法多陪伴他们,有时下班到家,孩子已进入了梦乡。吕芳不愿过多提及这些,“我见的多,孩子病情重不重我也知道。”面对等待诊治的患儿,她唯有坚持。

  每年儿科都会出现周期性的问诊量爆满,但吕芳觉得今年尤为忙碌。“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副流感、支原体感染……从三月开始就诊量就没少过。”

  为应对不断攀升的门急诊量,首儿所出诊医生数量较以往增加86.36%,呼吸道疾病接诊诊位增加了30.16%,还通过延长在线诊疗时间、开辟呼吸内科第二病区等举措,进一步分流患者。

医护人员为患儿输液。邵萌 摄   医护人员为患儿输液。邵萌 摄

  这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晚,4个急诊室共有7名医生在岗,吕芳称,以前一般是3到4位医生出急诊。感染也波及到了医护人员,她已经有几位同事病倒了。

  “确实挺累的。”最近,吕芳基本一周就要出7个诊,至少3天出一次夜诊。“门诊我白天就能看八九十个患者,急诊有重症的情况会慢些,一个班次五十人左右。”吕芳说。三月以来,她几乎没有过完整的休息时间,从没休过双休。

  不过,吕芳称,最近接诊情况有了一定好转。一位候诊的家长告诉 中新网 ,她带着孩子来找吕医生看检查结果,当天等待了不到两个小时。“算快了。”她说。

吕芳查看患儿检查结果。邵萌 摄   吕芳查看患儿检查结果。邵萌 摄

  “医生,确定不用输液吗?”

  18:00,回到诊室的吕芳继续接诊。她的办公桌上有个不锈钢保温杯,但超过1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她仅在吃饭时打开喝了些水。“喝水就会多上厕所,病人等的时间不就更长了吗?”

  漫长的候诊时间里,家长们不免焦虑。往往一个患者还没看完,后面的家长就已带着孩子进入诊室。期间也不断有人推门进来,询问加号、药量等问题。每当这时,吕芳都会耐心地说:“稍等下,我先给他们看完哈。”

分诊台上有“急诊要求:必须带孩子”的提示语。邵萌 摄   分诊台上有“急诊要求:必须带孩子”的提示语。邵萌 摄

  “光做雾化不输液,要是耽误了病情,严重了怎么办?”一位患儿的父亲焦急地问道。他和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从一所三级综合医院赶来,此前已经拍了CT,验了血常规。“从早上八点开始,在那边折腾这么久也没输上液,手上、脑袋上都‘鼓包’了,确定孩子不用输液吧?”他有些犹疑。

  面对类似情况,吕芳总会尽量解释清楚。“不严重,听着也不喘,输液对她没多大作用,我教你判断她的情况,呼吸的频率一分钟超过50次就需要来医院。”随后,她又叮嘱家长可以在家做雾化,避免交叉感染。得到解答后,家长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其实很活泼的,希望能快点儿好。”他说。

  虽然不断有家长图个安心,要求输液或拍CT,但吕芳坚持按照病情综合研判。“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得了肺炎一定要输液,其实不是这样的。”她说,很多病毒感染其实不需要输液,且有些尚无对症的抗病毒药物。拍胸片也会有一定的辐射,只有高度怀疑是肺炎,才会给孩子开此类检查。

  “约有1/3本不用来大医院”

  这段时间,吕芳接诊的患儿基本都是呼吸道感染,大部分为轻症,混合感染病情则稍重。当天,她接诊了数个混合感染的患儿,有位患儿检测显示甲流、支原体、腺病毒三项均为阳性。

  吕芳介绍,患儿年龄越小,重症的可能性就更高。当天,她接诊了4名病情较重的患儿,其中两个是婴幼儿,都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患儿中,有不少是从北京远郊甚至河北等地赶来的。吕芳表示,她这段时间接诊的患者,大约有1/3是无需专门来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就诊的,在基层医院治疗即可。不过,她也能理解家长的担忧,“好多孩子都咳了好久,反复发烧,家长如果没有这种医学知识,肯定会担心。”

22:57,吕芳给患儿家长打电话通知检查结果。邵萌 摄   22:57,吕芳给患儿家长打电话通知检查结果。邵萌 摄

  为缩短候诊时间,首儿所候诊区的广播循环播报着“可为发热、咳嗽、呕吐、腹痛、腹泻患者提前开具末梢血常规等化验项目。”据介绍,该院还开辟了呼吸内科第二病区,派驻骨干医护人员,进一步分流患者。

   中新网 观察到,不少家长手中拎着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字样的CT袋。“最近先在基层检查,又来这儿开药治疗的确实多了些。”吕芳说。问诊过程中,她也多次提醒家长,雾化等治疗可在家或附近医院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大夫,您辛苦了”

  成为儿科医生16年,回忆起与家长、患儿相处的点滴,吕芳感受最多的是“理解”和“感动”。

  “等的时间长,当然也有会比较急躁的,但大部分家长都挺理解我们。我最近发现,好多家长上来第一句话就说,大夫您辛苦了。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安慰。”吕芳说。同样的,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吕芳也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他们真的不容易。”

22:13,首都儿研所急诊候诊区挤满了人。邵萌 摄   22:13,首儿所急诊候诊区挤满了人。邵萌 摄

  23:00,这是吕芳既定的下诊时间。她额头已被汗水打湿,电脑屏幕上的候诊患者列表中,“等候”患者数量终于变成了“0”。不过,仍有2位患儿检查结果未出。“待诊”那一栏数字增加到了“72”,新一轮班次已经开始。

  23:10,吕芳赶往呼吸治疗室,看望她当天的最后一位患者——一位10岁的重症肺炎患儿。她刚来急诊时,血氧饱和度一度低至88%,仍在吸氧和输液。

  “感觉好些了吗?阿姨再给你测下。”吕芳说,“你看,好些了,现在是96%了。”女孩儿回答道,“氧气是凉的,吹一吹就凉快了。”孩子母亲和吕芳都笑出了声,女孩儿眨眨眼睛,也笑了。

吕芳在呼吸治疗室查看患儿情况。张钰惠 摄   吕芳在呼吸治疗室查看患儿情况。张钰惠 摄

  安抚好女孩儿和家长后,吕芳又赶往抢救室沟通。“患者今天晚上需要留观,我等会儿要把她病例打印出来交给抢救室。”此时已是23:16,急诊候诊大厅的叫号屏幕上,等候患者到了389号。

  23:30左右,一切都忙完后,吕芳终于有时间静下来,挂号给生病的儿女开药,孩子们已经咳嗽一个多月了。白天,作为“吕医生”的她,将继续为患儿们争分夺秒。(完)

【编辑: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