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2:38:21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杭州10月2日电(林波 曹丹)近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代表性文化之一,良渚文化如何在保护传承中走进各民族群众?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良渚古城、瑶山、老虎岭三大遗址公园相继建成开放,与良渚博物院构成完整展示体系,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突出科技赋能文化展示,创新中华文明涵育方式。”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受访时表示,利用虚拟化、数字化展示,丰富遗址展示体系,建成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投入多个互动装置,让群众能够真正“看懂良渚、读懂良渚”。
“这种感觉太神奇了,仿佛让我亲手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在良渚博物院内,戴上AR眼镜的那一刻,虚拟3D文物瞬间跃然于来自云南的“00后”游客元旭掌心之上,上演着一场古老与现代的奇妙邂逅。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入,那些遥远的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与图片,而是变得生动可感、可观可触。
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还开展了云游、云览、慢直播活动,举办“意象良渚”跨媒体艺术沉浸展、“鸟迹虫文: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虚拟体验展”,上线“莫角山朝圣之路AR体验”,动态向访客开放科技考古实验室等,让各族青少年在新奇的体验中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景。 林波 摄例如,今年的中秋夜,2024年“良·雅·集——时空交响中秋音乐会”在良渚博物院举行。远道而来的蒙古马女子马头琴乐队,以马头琴和呼麦两种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为观众送上了15首经典乐曲。
“这是一场音乐交流,也是一次良渚古韵与元上都遗风的深度互动,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时代乐章的和谐共鸣。”杨晓萍直言,这样跨越时空的合鸣,不时在良渚上演。各族群众在这里漫步、参观、互动,看见五千年前的良渚风貌,也看到中华文明的光辉博大。
数据显示,自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累计吸引900多万人次实现沉浸式体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争相打卡的文旅目的地。
而今,良渚古城遗址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年上百万人次的到访。而其所在的杭州市,提出以良渚文化为核心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东西向串起良渚文化、运河文化、现代数字文化,古老中国和现代中国正在良渚融汇,书写着中华文明新的篇章。(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