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丝路鉴宝|柯凤梅:《设色星图》为何被称作明代的“GPS”?

发布时间:2024-11-19 05:38:20 来源: sp20241119

  编者按:   丝路千年,东西贯通,器以载道,文化交融。两千多年里,沿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古道、商船航线,不同地域、民族的多元文化激荡交融,无数印证东西方交流互鉴的遗珍散落其间。值此“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 中新社 “东西问”今起特推出“丝路鉴宝”系列策划,从馆藏文物中探寻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足迹。

   中新社 福州10月14日电 题:《设色星图》为何被称作明代的“GPS”?

  ——专访福建省莆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柯凤梅

   中新社 记者 龙敏

  福建省莆田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中外海上贸易的中转站。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莆田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海外交通贸易空前活跃。莆田市博物馆内保存的明代绘着星图和罗盘的《设色星图》,就从侧面对当时海上交通贸易盛况提供了印证。

  与航海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幅星图,为何被称作明代的“GPS”?它见证了怎样的“海丝”故事?福建省莆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柯凤梅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对此作了具体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设色星图》是怎样的一幅图?绘制了什么?为何被称作明代的“GPS”?

  柯凤梅:馆藏于莆田市博物馆的《设色星图》为明末大型卷轴式纸本画,长148厘米,宽90.4厘米,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1989年经福建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小组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莆田市博物馆馆藏《设色星图》。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整幅星图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图像部分,二是文字说明部分,三是罗盘部分。图像部分分虚实两个部分,中间是平面图形,是写实的天球星象图,画有288个星官、1400余颗星(模糊难辨的不计在内);外环是虚构的彩绘神像。其中,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主座,特别用红色描绘,其余的星都画成黑白点。各星大小不同,表示星辰的视亮度。

《设色星图》图像外环是虚构的彩绘神像。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设色星图》二十八宿主座用红色描绘。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文字说明部分共分为三大组竖文,第一组在图的上方,第二组在图的下方,第三组在第二组文字下方,主要表现与天文有关的《步天歌》。《步天歌》的作者一说是隋末唐初人王希明,他用七言长诗的形式,描述三国时东吴太史令陈卓根据石氏、甘氏、巫咸氏三家《星经》整理汇总的283座星官共1464颗恒星。《步天歌》按照“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体系把全天划分成31天区,每一天区绘有星图,与诗歌互相配合,文字简洁有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而生动地记载了星官的名称、星数和位置,可以一边诵读,一边对照星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星空之中。

《设色星图》第二组文字,在图画下方。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设色星图》第三组文字,在第二组文字下方。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罗盘部分在星图的中央即内圈,为一个内径约3厘米的小圆环,上写着四维、八干、十二支组成的二十四方位,其写法、排列同罗盘上的“经字”完全一致。这无疑是象征航海时所用的罗盘,这种画法在中国古代星图中还是首次发现,因此这幅星图被称作明代的“GPS”。

《设色星图》局部。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设色星图》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柯凤梅:此图原为莆田涵江霞徐码头天后宫之物。在古代,航海是一种高危的冒险,妈祖在宋代后成为最著名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仰给予航海者以信念和勇气,但其中也不乏这些勇敢者自身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莆田涵江霞徐码头天后宫正殿两壁会挂上四幅大型的《天后圣迹图》,偏殿正中则悬挂这幅象征航海指南的《设色星图》,下方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海螺壳。

  在涵江霞徐码头天后宫发现这幅星图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的社会背景。莆田的航海事业,兴于宋,盛于明清。涵江的三江口是个优良商港,当地产品多由三江口港运销国内外,而外来物资也由此运进集散。所以,涵江海运频繁,贸易兴旺,是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当初,没有先进的导航技术,是不能完成那样规模的远洋航行的。海商和船主们为了海上导航,自然会去收集或制作各类用于航海的星图。而这幅星图,很可能就是当时的海商或船主从外埠带回,献给涵江天后宫的一件供品,也有力佐证了妈祖与航海的密切关系。

  1953年前后,天后宫作为涵江镇搬运工会办公之用,遂把存在宫内的一些祭器和纸质书画一并移交给涵江文化馆。1976年8月,涵江文化馆邀请几位书画爱好者协助整理馆藏书画时,偶然从中发现一件残破却又古色古香、附有彩绘神像的星图。时任莆田县文化组副组长的蒋维锬获悉后,即通知涵江文化馆把它送到莆田县文化馆,后送福建省博物馆鉴定。福建省博物馆请几位老画家鉴定,认为星图周围所绘工笔重彩神像系明末清初作品,有扬州画派的某些特色。

  1977年,《设色星图》被送到北京,当时国家文物局和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天文专家联合考证,肯定此图是重要的历史、天文文物,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后来,该图制版编入《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录》。

  《设色星图》这一卷轴彩绘的古星图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24个方位的罗盘是研究中国航海不可缺失的重要文物,其出现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

莆田市博物馆外观照。莆田市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作为天文方面的文物,《设色星图》如何见证中国对浩瀚星空的探索?

  柯凤梅:星图是描绘天上恒星分布和排列组合的图像,不仅是认识和记录星空的某种反映,也是研究和学习天文学的重要工具。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就开始绘制星图,现存最早描绘在纸上的星图是唐代的敦煌星图。

  从中国古星图的发展史上看,此图补充了从宋到清的古星图的某些缺环,是认证古代星官变迁的宝贵资料。

  作为重要的天文资料,《设色星图》见证了中国对浩瀚星空的探索。多名国内知名天文学家还在星图中的王良、阁道两颗星中间发现了一颗客星,就是因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而得名的“第谷新星”。

   中新社 记者:《设色星图》讲述了怎样的“海丝”故事?时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如何充分利用“海丝”文物,以古鉴今,让“海丝文化”“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柯凤梅: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海湾三大天然海湾,海岸线长,自隋唐以来,不管是南下或北上,都是过往商舶蕃客的重要停靠口岸。《设色星图》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充分反映了莆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鼎盛。

  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绝。“海丝”文物是重要的文化名片,是促进不同文明交织融汇的“软力量”。

  作为“海丝”文化瑰宝,明代《设色星图》早在1977年就走出莆田,被制版编入《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录》。2014年,它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海上丝绸之路特展”,让观众仰望璀璨星空,探究昔日“海丝”航路盛景。

  莆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下北上的重要节点,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千余年来,伴随着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步伐,妈祖文化传播到全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莆田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形成“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的局面。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文化遗产。

莆田湄洲妈祖金身起驾巡安布福。王东明 摄

  海外不少华侨华人依旧把天后宫作为社群活动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色彩的妈祖文化圈,如新加坡兴安会馆、马来西亚海南会馆就是代表。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联系,进一步凝聚全球妈祖文化机构和人士的共识,可助力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民心交融。(完)

  专家简介:

  柯凤梅,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研究与管理工作,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曾担任莆田市博物馆副馆长等职务。先后两次参与和主持妈祖文物赴台展,在《文物》《考古》《福建文博》等刊物发表数十篇研究文章,参与编写《湄州妈祖志》《莆仙老民居》《兴化风俗与好尚》等。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