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0:00:54 来源: sp20250104
工人日报 陈曦
据8月21日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行业标准公告,对现行《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进行局部修订。其中规定候车室等场所男女厕位比例应为1:2,男厕位数量不应少于3个,女厕位数量不应少于4个。
“男厕冷清清,女厕排长队”的景象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上演,诸如商场、景区、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更是常见。前不久,上海一名女子在某游乐场内排队游玩项目时离队去上厕所,因超过了“厕所卡”的规定时限被要求重新排队,这导致她情绪崩溃大哭。种种现实案例显示,女厕不足给女性出行带来巨大不便,也拉低了公共场所的服务水准。
生理差异决定了女性如厕时间更长,当面临孕期、生理期、陪同幼儿等特殊情况,女性对厕所的使用需求又会进一步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在此背景下,如何回应女性群体对厕所的需求,已经成为公共服务的一道必答题。
此番国家铁路局推出的新规,是对舆论呼声的积极响应。增加总厕位数量、厕位分布更科学合理,有助于改善旅客的出行体验,减轻公共空间拥堵。这一精细化、人性化的政策微调,表达了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尊重,折射出公共服务理念与水平的进步。期待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跟进改善,让女性如厕的基本需求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
小公厕关系大民生,小细节体现大文明。事实上,对于女厕位的供需矛盾,早已有关注和讨论。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几乎每年都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建议。住建部2016年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明确要求“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在法律层面,2023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
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设计规范的调整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相信会激发起更广范围内的反思与跟进。我们呼吁更多公共场所能够依据政策要求、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厕位设施配置,提升自身服务质量。若暂时没有改造条件,也可通过在人流高峰期设置“潮汐厕位”“可移动女厕”等方法,减轻女性如厕排队压力。
让社会成员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公共生活,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在这方面,解决“如厕困境”还不是终点。未来,希望更多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能被看见、被解决,更多公共设施上的短板能被发现、被补齐。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