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6:39:21 来源: sp20241102
甘肃山丹在保护中传承,让古老长城“热起来”
擦亮“露天长城博物馆”文化名片
“太震撼了,真的不敢想象!”朱建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自驾游客,汽车驶入甘肃省张掖市的山丹县境内,绵延成线的长城,带着历史的云烟,从戈壁、荒滩、草坡中缓缓走来……
朱建民眼前的长城,便是绵延横亘在河西走廊山丹境内的汉、明长城,总长365公里,其中汉长城94公里、明长城271公里,被国内外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黄土版筑长城,也是中国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行存在”的古遗址。
时至盛夏,在黛蓝色山脉的映衬下,汉明长城蜿蜒并行,高于地面的黄色城墙是明长城,而颜色稍深的壕沟是汉长城,两条跨越千载的古长城最近处不过十余米,仿佛携手讲述着远古的故事……
走近山丹汉、明长城,历史沧桑与厚重感扑面而来。透过残壁,远处一片绿意葱茏的杏林跃然眼前,枝叶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碧绿。这片面积达1.16万亩的杏林,地处山丹县硖口村,与明长城平行延伸,宛若一片新兴的绿洲,成为保护长城的绿色屏障。
“这里干旱、风沙大,一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10倍,大风会加速长城表面的风化,夹带沙石的大风更是让长城根基受到侵蚀,发展下去就是墙体裂缝,甚至坍塌。”今年38岁的方伟是硖口村原党支部书记,从2014年起担任长城保护员。
从小在长城脚下长大的方伟,和众多村民一样,有着浓厚的长城情结。他说,在“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还难”的硖口,保护以夯土构筑为主的长城,确实不容易。
虽然环境恶劣,但方伟下定决心,在长城两边保护区外栽植防风林,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保护长城。
在戈壁滩上种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预先打了一口井,但最初种植的树苗还是陆续枯死。不过,越来越多的“当代愚公”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
代代造林终换春风拂绿。短短10年时间,山丹县硖口村林木绿化率从不足5%提高到59%,风沙站住了脚,长城也就扎稳了根。“现在,树林越来越绿,长城保护越来越好,我们村也越来越兴旺。”方伟说。
和方伟一样,今年58岁的文保员帖国俊也是硖口村人。从小望着边墙古堡长大的他,对周边的长城熟得很。
“仔细查看长城有无自然破坏和人为损坏地方,及时拍照记录,大的裂缝尤其要注意。”帖国俊每月都会沿着长城走上一遭。
“我们生在长城下,长在长城边,长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子里了。现在我也有了孙子,节假日把他们带到这里转一转,讲一讲长城的故事,让他们也要爱护长城。”帖国俊的话说得实在。和他一样,许许多多长城保护员,就是这样认真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小事,用点滴行动守护着身边的长城。
近年来,山丹县乘着国家启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出台《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办法》,使长城保护有法可依。将山丹汉明长城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省保护规划》“三园、三段、八点一线”和《国家“十四五”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库》,积极整合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开启了汉、明长城保护与传承利用的新篇章,擦亮了“露天长城博物馆”文化名片,让文物和文化资源焕发出了新时代的风采。
“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以后,人们越来越对汉、明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也更加重视保护长城。”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运营经理赵会明说,公园建有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为游客准备了骑骆驼、沙滩摩托车的体验,还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给前来游客讲解汉、明长城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更深层次地接触历史文化。
“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进一步对长城建筑遗址进行了保护,减少了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消极影响。同时,对于传承长城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延续长城文化景观有着重大意义。”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闫婧介绍说,近年来该县立足做靓“丝路马都·古韵山丹”名片,将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举办重大节会赛事相融合,举办了50多场次品牌赛事。
甘肃作为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总长度为3654公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段)建设是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助产、以产惠农,山丹汉明长城正在“热起来”,不断释放着特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本报记者 康劲 本报通讯员 王旭辉 吴艳凤 工人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