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5-01-04 07:51:33 来源: sp20250104

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黄盛摄

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黄盛摄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黄盛)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35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

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52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65亿元,同比少减85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57亿元,同比少增224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39亿元,同比多增545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417亿元,同比多增330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61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96万亿元,同比多46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744亿元,同比少1994亿元。

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为经济回升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阮健弘表示,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合理增长。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投放流动性。前三季度降准两次,累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结构看,今年以来,央行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减轻居民利息负担。今年以来,央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贷款市场利率报价改革成效显著,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前三季度,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20个基点和10个基点,推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对此表示,今年以来,央行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当前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金融支持稳固有力,金融数据总体不错。9月新增贷款较7月、8月增长势头明显回升,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回升明显。总供求更趋平衡。邹澜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

另据了解,截至2023年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7.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的授信户数为6107万户,同比增长13.3%。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