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2:22:53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成都3月31日电 题:追记马识途
中新社 记者 贺劭清
3月28日19时25分,著名作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一段传奇就此谢幕。
“无愧无悔,我行我素”是马老挂在书房的“座前铭”,也是这位长者一生的写照。
他在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历经九死一生,却依旧乐观豁达;与巴金、沙汀等人并称“蜀中五老”,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上百岁高龄后仍笔耕不辍,却在谈及成就时幽默自嘲“没有终身成就,只有终身遗憾”。
识途老马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于1915年出生于巴蜀一个书香之家。年少目睹中国的内忧外患,马识途立下工业救国之志,走出夔门,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2024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初三,马识途度过人生最后一个生日。肖姗姗 摄随着日军占领南京,马识途学未有成,工业救国之梦也连同书桌被炸得粉碎。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识途曾回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抗日和革命斗争中去,认为从此找到前进的道路,把名字也改为“马识途”,取“觅得正确道路、老马识途”之意。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地下工作无异于九死一生。马识途的妻子、妹妹和妹夫均在革命中牺牲,未满周岁的女儿也不幸失散。为了从特务追捕中脱逃,马识途当过流浪汉、小摊贩、学校教员。在地下工作受阻后,他以“马千禾”之名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
拾忆甲骨
西南联大求学期间,马识途选修了唐兰教授开设的说文解字、甲骨文研究两门课程,以及陈梦家教授开设的金文(青铜器铭文)课程。离开西南联大时,为了遵守秘密工作的纪律,马识途忍痛将当时的课堂笔记付之一炬。
尔后载沉载浮七十余年,原以为与甲骨文就此绝缘,未想年过百岁之后,马老却开始甲骨拾忆,并将整理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与甲骨文研究心得,视为一大心愿。
马老和蔡林君在审校大字版的校样。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责任编辑蔡林君回忆,靠回忆写作这部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著作,对于年过百岁的马老难度之大,付出之多,常人难以想象。马老在完成此书过程中曾两次住院,但每次一出院就进入忘我的写作状态,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马老题写书名。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甲骨文学习通常相对枯燥,而马识途笔下的西南联大甲骨文课堂却鲜活、有趣。如讲解古文“东西”,唐兰教授先给同学分享民国时期著名讽刺对联,再引导大家认识对联中包含的“东西”二字古文。“你们看这‘东’字就是一包东西两头用绳子结扎起来,‘西’字也是一包东西一头被结扎起来。就是流传到今天,我们写的‘东西’。”
许多中国汉字,皆由古代象形字演变而来,在马识途看来,古文字与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有关系。一个语言研究学者,不仅要学贯中西、精通古今,善于从考古新发现中勘察鉴定、传承典籍,还要乐于从中国民间风俗、神话、口语中发现新材料,尤其要从中国少数民族遗存典籍和口语中取得比较研究资料。
长寿之道
年满百岁后,马识途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除了《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还完成了《夜谭续记》《百岁拾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等多部作品。
字如其人,马识途不仅文章幽默诙谐、率真有趣,在生活中亦是如此。他曾在70余岁时学会五笔输入,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之一。用平板电脑看视频、新闻。两度患癌,却依旧乐天、坚持写作。近年来还一度爱上了咖喱口味的菜肴。
马老年逾百岁后,不仅笔耕不辍,面对来访晚辈更是毫无架子,谦虚有礼、纯真可爱,笑容充满童真童趣。就在2022年,他还特意为获得“马识途文学奖”的青年录制视频,并手写寄语,“不要跟风追潮流,要从自觉走向自信”。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作为长寿作家,马识途曾多次撰文分享长寿秘诀。他将自己的长寿之道归于“五得”:“吃得、睡得、走得、写得、受得”。
在马识途看来,这“五得”中最关紧要的是“受得”,人要活得久,敢把气来受,要对什么事都能提得起,放得下,胸怀宽广,达观应对。“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劫难,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然而我活过来了,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虽言“吃得”,但马老一日三餐不外乎家常川菜,甚至其寿宴也是在食堂与亲友“打平伙”(四川方言,“AA制”)。尽管自己生活节俭朴素,马老却将他的书法义卖所得的386万元人民币,全部用于资助热爱文学的寒门学子。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 马老书法。成都诗婢家美术馆供图马识途与他的哥哥一起创作了一首“长寿三字诀”:“不言老,要服老;多达观,少烦恼;勤用脑,常思考;勿孤僻,有知交;能知足,品自高;常吃素,七分饱;戒烟癖,饮酒少;多运动,散步好;知天命,乐逍遥;此可谓,寿之道。”
对于三字诀中“多运动”,马识途表示,或散步,或急走,或参加群操,都无不可,量力而行,不愿外出,在家里一样也可以运动。他就自创了一套健身操。
岂无幽默
《让子弹飞》电影海报。任卫红 摄2010年贺岁档,由马识途《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改编的电影《让子弹飞》在全国公映。这部黑色幽默电影让更多新生代影迷了解马识途,以及同样充满黑色幽默的《夜谭十记》。
幽默一词,由林语堂翻译英文humour而来,音义双译,而此前中文并无对应词。
在马识途看来,虽然中国此前没有幽默一词,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缺乏幽默感”。读中国文史,滑稽、雅谑、诙谐、逗趣、热嘲、冷讽、酸语,随处可见,《世说新语》中幽默之言行俯拾即是。四川人更天生幽默,言谈、书、文,戏台上,评书桌,随处可听到,未概以名而已。
幽默有趣,这算不算是中国人的气质?马识途指出,不说一般城市老百姓,就是一般农民,特别是四川的农民,与他们相处久了就可以发现,他们说话总不是那么平直,那么直截了当,不像平淡的知识分子腔,而喜欢转个弯,有时喜欢挖苦人,他们语言中总带有盐味。这说明老百姓在追求一个东西,使自己的语言更艺术,更生动,更有力量。
作家阿来曾多次表达自己对《夜谭十记》的喜爱。在他看来,这是马识途“找到了另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回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认为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才是创新,但马老反过来向中国民间文学学习,他的《夜谭十记》就有中国古典小说的韵味。”
而马识途也多次表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中有许多非常幽默的人物和描写,张飞、李逵、猪八戒都相当幽默有趣,有艺术性,给了他丰富的影响。
在《且说我追求的风格》中,马识途写道:“我就是喜欢冷静地、用事实本身进行讽刺和幽默,而且一直在追寻这种东西。我还向许多幽默和讽刺大师学习,外国的如果戈里、契诃夫、马克·吐温、塞万提斯,还有英国的一些讽刺家的作品,我都读过。”
谈及自己所追求的风格,马识途直言,他追求的是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作风,民族气派。而中国气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我的作品,只要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就行了,至于说它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是高雅的还是低级的东西,我就不管。”(完)
2013年1月17日,马识途获得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并在颁奖仪式上献墨。张浪 摄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