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故事】查理·卡伍德:音乐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语言

发布时间:2024-11-30 18:46:45 来源: sp20241130

 图为查理·卡伍德。帕特里克·谢德-西蒙兹摄

图为查理·卡伍德。帕特里克·谢德-西蒙兹 摄

右手轻抚琵琶琴弦,左手巧妙地融合音符,来自英国伦敦的青年音乐家查理·卡伍德再一次倾情演奏起中国乐曲《彝族舞曲》,欢快的音乐中,山寨的迷人夜色和人们载歌载舞的场景扑面而来……

卡伍德的音乐之旅始于11岁时接受古典吉他训练,17岁开始学习琵琶,师从伦敦亚非学院古琵琶导师演奏家、著名音乐家程玉博士,是程玉的第一个学琵琶的英国学生。此后,他的音乐道路越来广,成为专业演奏琵琶和中国民乐的英国音乐人。

对于卡伍德来说,接触来自不同文化的音乐不仅可以丰富其艺术素养,还能拓宽他的视野。今年他将与青年打击乐独奏家王贝贝在上海合作演出,他希望,未来能够与中国音乐家进行更多合作,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

精通中国传统乐器演奏

图为查理·卡伍德演奏琵琶 阿什利·琼斯摄

查理·卡伍德演奏琵琶。阿什利·琼斯 摄

查理·卡伍德会演奏二十多种乐器,其中能专业演奏5种中国民族乐器。他最常演奏的是中国“弹拨乐器之王”琵琶。除此之外,他还擅长演奏阮、柳琴和古筝。

十几岁时,卡伍德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民乐, 立刻就被旋律的深度所震撼。 之后,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专攻东亚音乐。他最早喜欢的中国民乐作品之一是《彝族舞曲》,收录在他的第一张琵琶专辑中。他认为,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引人注目且富有感染力。自从17岁学习弹奏琵琶以来,卡伍德已经用各种方式演奏过这首曲子。

卡伍德分享说,当他刚开始学习琵琶时,觉得吉他的技巧可以转移到琵琶上。然而在很多方面,比如技法、指法其实并不相同。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一些技巧比如五指颤音是非常独特的,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中国传统民乐最吸引我的是旋律的书法性。”卡伍德认为,中西方音乐家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当中国音乐家演奏一首中国音乐作品时,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音。 卡伍德举例说,比如在琵琶上,使用混合或颤音,并根据乐器的功能添加不同的纹理和不同的表达,这可以在旋律中带来很多情感深度,而不仅仅是一系列音符。

音乐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卡伍德希望,结合不同地方和文化的音乐传统,并通过他的音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音乐可以传达给任何听众,无论他们的背景是什么。 他说,音乐是一种无限的东西,人们有各种类型的音乐可供选择,而正是这些音乐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当大家相互交流时,音乐成为人们的共同语言,心也变得更贴近。”

卡伍德对中国民乐的热爱从他在伦敦亚非学院学习东亚音乐时创作的首张个人专辑《神圣的摘要》中可见一斑。在这张专辑中,他将对中国传统和古典音乐的热爱与来自西方室内乐的灵感结合在一起。受中国传统音乐影响最大的作品题为《地龙》,并分为三部分:《金花》、《看不见的风景》和《新生命的起源》。

卡伍德对《神圣的摘要》中的所有音乐感到非常自豪,并与多位中国音乐家合作。例如在《地龙》中,除了自己演奏琵琶部分,还有箫笛演奏家李光泰和二胡演奏家王潇参与。卡伍德给了他们基本的乐谱,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阐释音符,并在旋律中增添自己的表达。

《地龙》之后的《三十二道》也是他特别喜欢的作品。这首音乐融合了不少中国元素,由他用琵琶演奏主题曲,但这首曲子的结构又深受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的影响。卡伍德表示,这张专辑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听众欣赏音乐、制作和音乐才能的不同影响。

与中国艺术家深度合作

卡伍德与王贝贝合作演出 资料图片

卡伍德与王贝贝合作演出。资料图片

卡伍德与青年打击乐独奏家王贝贝合作多年,他们合作的作品之一《战》根据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改编,使其具有半戏剧性的结构,表演也非常半即兴,且每次演奏时处理的方式都略有不同。今年卡伍德受王贝贝之邀参与她的新作《五行》,该作品已在伦敦埃利斯圣卢克剧院首演,卡伍德特别期待今年11月在上海演出该作品。

作为一名西方青年音乐家,卡伍德发现,尝试沉浸在其他文化的音乐中非常重要,因为无论你的背景如何,你总是会受到自己熟悉的音乐风格之限。“学习不同文化的音乐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走出原有的世界,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向我们介绍新的概念。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相似之处,也可以找到完全不同的概念;这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立体,这在当今的文化中非常重要。” 卡伍德表示,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不仅能让人们学习音乐,还能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促进更多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责编:刘洁妍、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