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一尊千年黑面妈祖像,牵出两岸“乌石妈祖情”

发布时间:2024-12-16 03:26:36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社 漳州10月2日电 题:一尊千年黑面妈祖像,牵出两岸“乌石妈祖情”

  作者 叶秋云

  “信俗文化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可以拉近两岸同胞的距离。”10月2日,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乌石天后宫管委会主任林文明如是感慨。

  国庆假期,前来乌石天后宫谒祖进香的两岸信众络绎不绝。抬步迈上石阶,映入眼帘的便是乌石天后宫的妈祖大殿。

  妈祖大殿内,有一尊黑面妈祖像,相传是在宋咸平二年(999年)用黑沉香木雕塑而成的,也叫“黑面妈”,至今已千年有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黑面妈祖像,分灵至台湾的宫庙众多。

9月22日,来自台湾彰化、台中的妈祖信众在乌石天后宫谒祖进香。(朱晓玲供图)

  乌石天后宫,始建于1990年,整座大殿坐东北朝西南,背靠紫薇山。这座建造历史并不算久远的宫庙,为何会供奉着一尊千年黑面妈祖像?

  20世纪90年代,台胞返乡寻根热潮兴起,回乡认祖的台湾同胞林瑞国发现这尊千年妈祖像并没有存放在天后宫里,而是由民间私人奉祀。于是,他决定捐资重修乌石天后宫,继续奉祀这尊黑面妈祖像。

  当即,林瑞国就捐献了150万元人民币,台胞林瑶棋等人也纷纷捐资。在漳浦县当地政府和两岸信众出钱又出力的积极配合下,1994年12月,乌石天后宫建成,台胞纷纷前来谒祖进香。今年9月22日,便有33名来自台湾彰化、台中的妈祖信众在乌石天后宫谒祖进香。

  漳浦的妈祖庙、妈祖像多不胜数,这尊千年妈祖像地位尊崇。据历史记载,明万历年间,漳浦乌石探花林士章在湄洲妈祖庙进香时,征得当地人同意,花重资再塑金身,换取“黑面妈”原神像,并迎回故乡奉祀,一直保存至今。

  讲解员朱晓玲介绍,妈祖有三种法相,分别是粉面、金面、黑面妈祖。粉面代表慈悲,供奉在湄洲妈祖祖庙;金面妈祖,现在供奉在天津;黑面妈祖,则供奉在乌石天后宫。

  朱晓玲表示,明、清时期,许多漳浦人徙居台湾,带去了对故乡的怀念,也带去了对妈祖的崇拜,在台湾纷纷建起了天后宫。由于“黑面妈”素有救苦救难之美称,其信众特别多,如今,在台湾供奉“黑面妈”的庙宇有300多家。

  乌石天后宫选在紫薇山下,与原有的林士章少年时的读书处——紫薇书院连在一起。抬步绕过乌石天后宫的后殿,沿着小路前行,穿过石洞,便抵紫薇书院。

  如今,随着乌石天后宫建成,两岸“乌石妈祖情”不断续写着,两岸同胞的民间来往也越来越热络。学者孔兆云认为,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春风飘荡、瑞气氤氲,台胞纷纷到大陆寻根认祖,尔后又通过这尊千年妈祖像,扩大了闽台同胞的交往。亲缘与神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9月21日,航拍福建漳州乌石天后宫。(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

  林文明说,2002年,由乌石天后宫董事会副秘书长唐忠义和林瑞国策划,迎请“黑面妈”金身赴台、澎、金、马巡游,此次巡游前后共历时四个多月,“黑面妈”才回到漳浦乌石天后宫。

  当下,乌石天后宫已成为海峡两岸知名的旅游朝圣地,每年吸引众多台湾信众前来朝圣。林文明告诉 中新社 记者,每年台湾都有上千人到此地朝拜。乌石天后宫正全力打造乌石妈祖文化园,努力建成一个集旅游朝圣、寻根问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两岸民间信俗文化交流中心。(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