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看齐鲁黄金水道非遗璀璨

发布时间:2024-11-05 14:42:31 来源: sp20241105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份,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为山东带来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为做好资源开发的“硬性准备”工作,山东统筹推进文化遗产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实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最大程度保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千年文脉,传承永续。新时代的大运河在山东呈现出勃勃生机。

  千里运河,通达南北

  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在山东境内长643公里,由北至南依次经过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5市,包括南运河段山东段、会通河段山东段、中运河段山东段3个遗产段落。上承京津冀、下接长三角,山东大运河一直是运河历史上的咽喉要道。

  【德州段】

  隋大业四年(608年),炀帝开永济集,亦名御河,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卫河水由清河(清河县境内)入德州境。至此,德州段运河成为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运河之始,也为大运河山东段之始。今天的南运河德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点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道保存着南运河原真性的人工弯道及自然生态和形态,是南运河“弯道抵闸”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

  【聊城段】

  聊城境内的大运河,遗迹众多,被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段就有8个。临清在明清时期繁荣逾500年,一度成为山东境内最大的商业城市,运河钞关成为清政府最大的税源之一。

  【泰安段】

  大运河泰安段全部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初建于明永乐九年的戴村坝全长1860米,是大汶河为大运河补充水源的枢纽工程,该坝将汶河一分为二,分别向运河的南北两段补水,素有“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戴村坝巧妙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难题,保障船只一年四季畅通无阻,也使得东平段600年来稳稳占据京杭大运河南北中枢的核心地位。

  【济宁段】

  大运河济宁段开凿于元代,流经济宁约230公里,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建有运河上最为先进和知名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号称“北方都江堰”,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元明清三朝均设有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

  【枣庄段】

  枣庄台儿庄段古运河开通于明万历年间,城区内的遗存主要有3000米古运河河道、13座古码头、960米古驳岸等,是山东境内大运河旅游最火的景点之一。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

  鲁风运河 非遗璀璨

  千百年来,大运河在服务农耕需求、平衡南北资源、促进区域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哺育出秀丽的沿河景观、繁荣的周边城镇与璀璨的运河文化。如今,大运河的部分传统功能已逐步退化,但见证了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德州窑】

  千年大运河进入山东的第一站,便是德州,“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便利,是大运河对德州的馈赠。“德州窑”红绿彩是大运河文化的产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宋金时期,色彩主要以红彩、绿彩为主,用色大胆,对比强烈,风格鲜明,有“历史的彩虹”之称。

  【柳子戏】

  柳子戏,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清以来的民间俗曲小令衍化而成,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戏曲向来有“水路传播”一说,大运河漕运发达,促成了流经区域地方戏曲的形成和传播,而地方戏曲的繁荣又为运河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添彩增色。“吃肉要吃肘子,听戏要听柳子”,是民间对柳子戏的评价。每逢过年过节或者赶庙会,总会有柳子戏的身影,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便是柳子戏的传播地。

  【临清贡砖】

  2020年12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正在展出。图为临清贡砖。

  临清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临清的贡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雄伟神秘的故宫,却鲜有人知修建故宫的砖是来自400多公里之外的临清。时至今日,临清贡砖仍销往故宫用于修缮墙体。2008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府菜】

  “一桌国宴论儒学,一道菜里看论语”。始于公元前272年的孔府菜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官府菜系,凝聚着孔子“饮食和德”“礼仪文明”儒家文化底蕴。

  曲阜处于北方的南部边缘地带,由于大运河横贯济宁,大量吸收了江苏菜清爽淡雅、优美秀丽的格调;曲阜祭孔给孔府厨师提供了一个直接学习清宫御膳烹饪技术的机会;孔府家族结姻遍布天下,也使得孔府菜得以吸收各地膳食的精华。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泰山皮影】

  2023年9月10日,泰山皮影亮相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现场。来源:视觉中国

  泰山皮影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与其他地方七八个人合作不同,泰山皮影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甚至一个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据统计,“十不闲”绝技在中国就只有泰山皮影的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一人完整的继承和保留下来,让泰山皮影在众多皮影流派中一枝独秀,享有“泰山文化活化石”“中华绝技”等美誉。

  【鲁班传说】

  鲁班传说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是民间约定俗成、妇孺皆知的能工巧匠的代表,并被很多行业奉为祖师爷,是民间智慧的杰出化身。枣庄滕州地区的鲁班传说已形成系列,涉及鲁班的出生、学艺、发明创造及其成神、成为百业祖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民间鲁班传说的代表之一。鲁班传说除了民间文学本身的学科意义之外,还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

  从舟楫便利到文旅兴盛,从经济发展到文化复兴,大运河流淌在山东的不仅有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更有齐鲁儿女踏实苦干的精神风貌。沿着大运河看山东,一幅壮美的齐鲁文化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大众日报、齐鲁壹点、山东文旅局官网内容等) 【编辑:曹子健】